南浔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东部,东北部与江苏省苏州市毗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属太湖流域和杭嘉湖平原,居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腹地。南浔镇是千年文化古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浙江省百强镇,全国工业千强镇之一。


南浔古镇:http://www.hznxgz.com/
南浔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重镇。南浔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南宋时起,南浔镇就商贾云集,经济繁荣。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原产地南浔的湖丝作为代表中国参展的唯一产品一举摘得金银奖牌各一枚。1915年,南浔的辑里丝曾与贵州的茅台酒同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近代,镇上出现了一大批靠经营蚕丝发迹的丝商巨富,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镇因此成为“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江浙雄镇。南浔镇历来名人辈出,从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清三代,南浔籍进士41人。现在全国有影响的南浔籍专家、学者有80余人。
知道湖州南浔有个小莲庄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不但写了小莲庄,而且还写了一段在小莲庄发生的精彩故事,引人入胜。元月三日,寒气逼人,早上还稀稀落落飘起了一点小雪。我和夫人冒寒参加了一次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组织的南浔古镇特价自助一日游。从上海乘大巴到南浔只有两个小时。
南浔的小莲庄是清光绪中当地富商刘墉故居,园中有古挂瓢池,广约十亩,遍种荷花,每当夏日荷花盛开,最宜观景、纳凉、摄影创作。环池遍是山石古树,回廊亭谢。我们尚未进门,远远就听到园内有人在唱越剧,初以为是园内晨练的人们在自娱自乐,待到进入大门一看,原来是一批身穿古装戏服的女演员在乐手伴奏下表演。这也是园方精心安排的旅游节目之一。挺有趣的。长廊右侧壁墙间,嵌有历代名人帖石46方,爱好者不妨一一诵读。长廊尽头有豪华精湛的石牌坊两座,均建在刘氏家庙门前,是清光绪帝和宣统帝敕建的,我们去时家庙不对外开放。
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长孙张石铭,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儒商,张石铭故居建于光绪25--31年,坐西朝东,建筑面积6137平方米,(占地面积4792平方米),真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杰作。大宅内厅堂、楼厢、轩房多达数百间,而且各具特色,宅内有数以千计的石雕、砖雕、木雕、玻璃雕,堪称四绝。张石铭家有一幢楼装配的窗玻璃,都是进口的,据导游说就是平时不打扫也可以百年不积灰,不知真假,什么原因?但我们参观时确实没有看到灰。河边还有一座号称“湖笔人家”的文艺家活动馆,大门前左右两边建有两座宽约一米,高约数米的立体玻璃厨窗,里面分别悬挂着一支数米高的巨型湖笔,十分吸引眼球。民国元老张静江的老宅在南浔老街镇底,明清建筑“百间楼”附近。也是一幢地道的明清建筑,进去后有一股阴湿栖冷的感觉。
南浔古镇这些高官富商的府邸,历经历史风雨沧桑的洗涤,如今都还保存维护的不错,确属不易,也成了推动南浔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古镇老街沿河两岸也成了发展旅游餐饮、销售农副土特产和文房四宝等旅游纪念品的宝地。